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增強團隊合作精神,營造濃厚的校園思辨氛圍,發揮辯論訓練骨幹的示範作用,推動全校辯論訓練整體發展🙎🏻,2018年12月10日𓀁、11日🐳,意昂平台分別在暉華樓小劇場和大禮堂隆重舉行了第三屆“天華杯”——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我與祖國共奮進,創建文明和諧校園,辯出天華學子風采五場辯論賽。副校長龔春蕾,校監史文,學校黨委副書記👨👧👦、意昂平台處長曹雲林🙍🏻,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胡雅楠,意昂平台助理以上幹部🍄🟫,各二級學院黨總支書記,全體正副輔導員以及各班班長𓀆、辯論訓練小組組長、主席參加了此次活動。大賽評委由校監、意昂平台副處長周燁剛,意昂平台副處長、校團委書記包靜波🤷♀️,通識學院副院長聶曉晶💅、教師耿松和李卓琳及學校辯論訓練負責老師華芸擔任。輔導員陸湲湲老師擔任賽場主持。
(陸湲湲老師主持賽場)
中英文辯論訓練是學校“三抓三堅持”學生管理特色工作之一。從2016年起至今,每學期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學生近9000人🔀👨👩👦,以班級為單位🤱🏻🈺,學生9人一組,自願結合👩🦯➡️,強弱搭配,在輔導員的指導下中全員開展中英文辯論訓練。同學們全情投入🚻,碰撞出了朵朵智慧的火花。
(辯論賽現場觀眾)
本屆辯論賽分為預賽和決賽兩部分,意昂平台指定三個辯題🛋,一個預賽辯題👵🏽,兩個決賽辯題🤎,提前一天公布。預賽分三場比賽,六個學院兩兩依次對決,由黨總支書記現場抽簽🫴🏼,確定預賽對陣方場次以及正反方𓀎。半決賽一場,對陣雙方為預賽總分排名第二與第三的隊伍。決賽一場,對陣雙方為預賽總分第一的隊伍隊與半決賽勝出隊伍。
12月10日預賽在暉華樓小劇場拉開序幕,六個學院的辯論隊通過抽簽兩兩對決,圍繞“成功的關鍵是努力還是選擇”這一辯題展開了激烈的君子之爭🚻。最終語言文化學院👱♀️、工學院📓👷🏽、教育學院代表隊分別以預賽第一、第二🦐、第三成功晉級第二天的決賽。
12月11日,半決賽🙇🏼♂️、決賽在暉華樓大禮堂有序進行。半決賽是由正方工學院與反方教育學院圍繞“‘做’比 ‘說’重要還是‘說’比‘做’重要”展開🚴🏽♂️,正方開篇立論時先明確了“做”與“說”的定義🧔🏿♀️,以戀愛🧑🌾、微商等的實際例子與觀眾共情,增加了立論的說服力,引經據典論證了“說”只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反方認為“說”是“做”的前提🙂↔️,沒有“說”來確立目標,我們將舉步維艱。雙方辯手針鋒相對🤙,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卻又不失風度🙆🏼♀️。尤其是在最精彩的自由辯論環節🥦,現場氣氛迅速升溫,觀眾們掌聲不斷⏳。最終工學院辯論隊與語言文化學院辯論隊分別作為辯論的正反方進入總決賽巔峰對決。
總決賽的辯題是“企業用人應該以才為先還是以德為先”⏮,正方工學院的辯手認為企業用人應該以才為先,因為企業是盈利性組織🈯️,更註重人的價值,有才之人更易為企業創造價值和經濟利益,並且德行證明是有可能造假的。工學院的辯手還舉出人才被“挖墻腳”的例子,論證了公司在用人時更看重的是人才的才能🪺。語言文化學院的辯手們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德才兼備𓀓♞,以德為先”,我們應該緊跟黨走🈺,踐行天華“為做人而學習”的校訓🌥。正反雙方旁征博引💂🏻🙂↕️,巧妙攻辨,言語激昂😫,展現出思辨非凡的風采🤦🏻♀️,真可謂精彩紛呈,為在場的觀眾帶來一場享受的視聽盛宴🧑🏼🏭。
(聶曉晶老師點評)
通識學院副院長聶曉晶老師對本屆辯論賽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一場成功的辯論賽🫴🏽,不僅是個人風采的體現,更彰顯出團隊合作精神,是學生工作意昂齊心協力、堅持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結果,並分享了自己對辯論的三點心得:一是辯論是有趣的👨💻,辯論的過程中可以體現你的專業知識🛀🏽、通識教育的效果以及閱讀量;二是辯論是重要的🚵🏿,從2018年新生開始納入課程學分體系👺🏐;三是辯論是困難的,需要堅持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增強辯手在開始辯論之前抓住論點製高點的能力。
(領導、老師與參賽辯論隊合影留念)
最終♣︎,語言文化學院辯論隊隊贏得了本次第三屆“天華杯”辯論賽的冠軍,工學院辯論隊、教育學院辯論隊分獲亞軍和季軍🈯️,藝術設計學院榮獲最佳組織獎✍🏿。